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汽车三包新政在今年1月15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并将在10月1日正式实施。 "三包"就是"包修、包换、包退"。其实在汽车销售链条上,汽车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是三角关系。不过对于"三包"政策,作为第一执行者和第一责任人,经销商们从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相关政策开始,一直叫苦不迭,最近甚至喊出“退车没戏!”,“撑死了也就是'三包'变'两包'!”。 经销商们到底“难”在何处? 经销商1:我们是压在中间,先把客人的车给换回来,这个成本就要我们经销商拿下来,一些费用肯定也会相应增大。 经销商2:客户要退换车,可能我们会认为这个车完全可以修好,谁来界定这个车的状况是否符合退车条件。 有分析说,在"汽车三包"政策下,付出代价最大的,将是全国大大小小的经销商、4S店。销量减少、卖车风险加大甚至是资金吃紧导致最终破产,将是一些中小型经销商未来的命运。
冲在销售一线的汽车经销商们真这么难过?老百姓退换车的可能性真的微乎其微?政策真会沦为“一纸空文”?中国之声记者今天专访了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韩峰。 韩峰:行业都认同,老百姓也认同这三包。有三个问题,第一是主机厂强势,因为它有国企,第二流通环节没体现出经销商个体主导。第三,中国消费市场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消费者在消费理念上不理解,认为我在你这儿买车,你和主机厂、设备厂家怎么和我没有关系。 如果经销商进行了退车和换车,厂家不承认,这个责任和损失由经销商来承担? 韩峰:经销商没有办法,生产厂、主机厂很强势;第二,在流通环节,经销商要拿钱把车买回来再来卖,如果买进来有了问题再退到厂家,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我认为要想解决问题,就要树立公信力,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第三方评价,该怎样赔,赔多少款该维修,这些造成环节中的关于折旧问题、上牌费的问题、车辆购置税的问题,应该国家有一个明令规定,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最后肯定是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这是迟早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