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车网论坛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搜索
浙江车网论坛 论坛首页 谈车论车 倒车雷达的盲区车主要注意(附图)
查看: 812|回复: 4
go

倒车雷达的盲区车主要注意(附图) [复制链接]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13: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今年十月,嘉兴一辆轿车在倒车时,因为倒车雷达没有发出警报,司机把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卷倒在车底拖行了四五米远。幸运的是,男孩只是擦破一点皮,没有生命危险,但这个新闻却给倒车雷达的安全性打了个问号。
  为什么雷达没有发出报警?倒车雷达是不是有盲区?盲区到底在哪里?口说无凭,实验为证,《好奇实验室》为你详解,倒车雷达看不见的地方。

  我们挑选了市面上常见的马6和SUV两辆车,来进行本次实验。实验开始,首先测试一下倒车雷达的最大探测范围。

  在车子正后方摆上两个灭火器,看看倒车雷达在距离多远时能够探测到它们。实验结果,马6的雷达在距离灭火器1.35米时发出了警报,SUV则是1.4米。

  杭州风速汽车改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峰说,倒车雷达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超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

  探头安装在车尾保险杠上,释放超声波,当遇到后方有障碍物时,便会产生回波信号。探头接收到回波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并进行数据处理,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由显示器显示距离并发出警示信号。
  “现在汽车安装的探头一般是4只到6只,属于嵌入式的,他们会同时发出超声波,探头一般能探测到1.5米或2米以内的障碍物。”
  实验继续,接着测试一下倒车雷达的探测角度。姜峰说,倒车雷达只能探测到车辆侧后方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只有物体在这个范围内,雷达警报声才会响起。

  把灭火器放在马6车后,不停变换位置。我们发现,灭火器移到车后25°以外时,雷达的警报就不响了,说明这辆车左右两边探头的探测夹角各是25°左右。

  按照同样的方法测出,SUV的倒车雷达两边探头的探测夹角也是25°左右。
  看来,两辆车的倒车雷达在探测范围和角度上都差不多。理论上,在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物体都能被探测到,那么实际上真的如此吗?倒车雷达还有没有其他死角呢?
  实验升级,我们在车子后方平放了一个身高约1米的儿童模特。
  马6挂上倒挡,缓缓倒车。倒车雷达发出一声警报,司机正要确认,警报声却停止了,也就是说,可以继续倒车。直到汽车轧过模特,雷达也没有反应。
  再来试试SUV,它的车身更高、视野更开阔,它的雷达能探测到模特吗?答案是否定的:SUV与马6一模一样,也是发出一声短暂的警报后,就停止了报警。SUV最终也轧过了儿童模特。
  “由于雷达探头安装位置的关系,车后方的障碍物过低、过高或者角度超过探头侦测范围时,倒车雷达就会失效。”姜峰说,“另外,其实司机在倒车时,后保险杠以下的都是视线盲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倒车雷达主要有以下几个盲区:
  从车子的侧面看,雷达探头发出的超声波不是水平的直线,而是与地面呈一定角度的,所以,在靠近车尾的位置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盲区,车身越高,盲区越大。
  另一个盲区是探头与探头的间隔造成的,从车上方俯视就能发现,每个探头发出的超声波都有一定的范围,而在两个探头的间隔位置,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白地带。
  “一般来说,低于探头中心10到15厘米以下,障碍物就有可能被探头所忽视,如果离它越近,扫描的范围就越小,就相当于危险度越大。”
  提醒大家,倒车时不要过分依赖倒车雷达。要想安全倒车,倒车前,最好先下车看看车尾有没有障碍物。否则,蹲在车尾玩耍的小朋友、窝在车底取暖的小猫小狗,都有可能逃过倒车雷达的探头。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6 08:47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可以回,这个真得回!











独步天下 修仙狂徒

Rank: 1

板凳
发表于 2013-1-6 16:40 |只看该作者
嗯,以后会注意了。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3-1-10 09:03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吧!











tom hua   http://tomhua.me

Rank: 1

5#
发表于 2013-1-10 12:11 |只看该作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Comsenz Inc.

GMT+8, 2024-5-15 07:40 , Processed in 0.03130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