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车辆防撞梁的文章推出后,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今天提到的五款SUV都是之前拆过的,今天放在一起做个汇总,它们几个也都是市面上比较热门的车型。由于车身防撞梁需要与车辆的安全性相匹配,我们也不可能去进行什么碰撞测试,能做到的也就是做一些皮毛的展示,那么五款车型的防撞梁是什么样子呢? 像往次一样,我还是需要强调一下防撞梁的真正作用,它主要是对15km/h以下的碰撞可以起到降低维修成本的作用,在高速撞车时它并不能成为救命稻草,希望大家不要曲解它的真正作用,但是有一点是无需质疑的,那就是无论什么车型都必须有防撞梁,如果省略掉的话只能说明厂家有些不道德或者节约成本在作祟。
◆ 雪佛兰 科帕奇 在原装进口SUV中,科帕奇的性价比算是不错的一位,24.68~26.38万售价相对庞大的身躯来说比较值,夜正好比较符合国人对“大”的喜好,最近频频听到它将要国产的消息,让价格进一步下探成为了可能。那么拆下它的保险杠,它的防撞梁表现如何呢? 科帕奇的前防撞梁表现不错,保护面积很大、缓冲区较长,而且用于行人保护的附加钢梁也很宽大;后防撞梁保护面积不错,尤其是长度达到1345mm,但是缺少低速吸能盒的结构,碰撞中容易伤及车身纵梁。这不能说它的安全标准不达标,而是在维修过程中可能会付出更高的费用。 ◆ 东风日产 奇骏
在紧凑型SUV中,奇骏的亮点在于让人惊喜的四驱性能和不错的舒适性,只是方方正正的外形有些笨拙。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也有过关于防撞梁奇骏的文章,不过那些是从网上找的图片,今天我们拆开了它的前后保险杠,来看看究竟表现如何。
奇骏的前防撞梁结构很标准,滚压成型的B型梁也会比片状或者D型刚才有更高的强度,较长的缓冲区有利于吸收碰撞中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对梁体本身的刚性要求,只是前防撞梁相对车身来说显得偏小。奇骏的后防撞梁横向长度不错,可以照顾到较宽的范围,不过缺少缓冲机构,碰撞后不利于节省维修成本,而且防撞梁本身也偏小。 ◆ 东风本田 CR-V 东风本田CR-V已经蝉联紧凑型SUV销量冠军多年,人性化方面做得很不错成为它受关注的重要原因,开起来哪哪儿也都很顺手,那么在防撞梁方面是否也与自身的销量一样优秀呢? 单纯从前防撞梁来看,本田CR-V采用的是片状钢材,无论在长度还是缓冲区长度方面都比奇骏的差一些,但也仍然属于防撞梁+低速吸能盒的标准结构,而且还有根行人保护衡量,在整体设计上还是比较到位的。不过,当拆下后保险杠时就不能让人满意了,因为后防撞了被取消了,但安装支架的痕迹还清晰可见,它光荣成为五款SUV中唯一没有后防撞梁的车型。 ◆ Jeep 指南者 Jeep指南者价位和体积都比较适中,在进口品牌中也是销量不错的一款车型,近期全新大切前脸的指南者上市后又吸引了一部分朋友的青睐,不过今天我们的关注点在它前后保险杠后面的内容。 指南者的防撞梁让人感觉挺踏实的,无论前面还是后面都采用滚压成型的结构,同样情况下强度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而且后防撞梁用B型结构的并不多,指南者看着无疑让人挺放心的,而且保护面积也不小,只不过低速吸能盒是焊接在车身上的,被追尾时可能还是会不利于维修。 ◆ 斯巴鲁 森林人 斯巴鲁的操控性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是底盘和重心较高的SUV,森林人在同级别车型的动态性能也是数一数二的,在国内消费者中的口碑不错。不少日本车合资车在防撞梁方面都有偷工减料的情况,那么原装的森林人如何呢? 森林人的前防撞梁结构与其他车型不同,它的防撞梁直接与车身纵梁连接,中间没有吸能盒过度,按理说这不是当前先进的安全结构,但是由于它前防撞梁的造型有些特殊,本身也能够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算是弥补了一些不足。后防撞梁的结构不错,也是五款车型中唯一有着比较标准的低速吸能盒的车型。 最后,我们通过下面表格来迅速浏览一下各车型防撞梁情况: 前防撞梁 | 车型 | 防撞梁面积(平方米) | 防撞梁厚度(毫米) | 吸能盒 | 奇骏: | 0.099 | 1.45 | 有 | CR-V: | 0.087 | 1.39 | 有 | 科帕奇: | 0.131 | 1.43 | 有 | 指南者: | 0.125 | 1.62 | 有 | 森林人: | 0.115 | 1.69 | 无 |
后防撞梁 | | 防撞梁面积(平方米) | 防撞梁厚度(毫米) | 吸能盒 | 奇骏: | 0.060 | 1.46 | 无 | CR-V: | 无 | 无 | 无 | 科帕奇: | 0.125 | 1.34 | 无 | 指南者: | 0.144 | 1.40 | 无 | 森林人: | 0.103 | 1.84 | 有 |
● 总结
防撞梁只是车辆综合安全体系的一部分,不能把它的权重看得过高,当然没有也是不对的,在这五款SUV中,除了本田CR-V没有装后防撞梁外,其他车型都没有节省掉这块的成本,既然防撞梁不能单纯用厚度去衡量,那我只能批评下东风本田的不厚道了。另外,还有一些部分车型的安全结构设计较老,没有吸能盒的结构,这样不利于节约维修成本,或许在下一代车型中会改进。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各个厂商把主动和被动安全性重视起来,我的愿望很简单,只要能与欧美版一样,别单纯为中国简配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