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声盖过提示音,公交车内的别样噪音
浙江车网讯:近日,盛女士和往常一样在坐K34路车去上班。到了凯旋路北口的时候,上来两名中年妇女,坐在她后排。本来是没事的,可以坐在车上去上班的。结果,那两名中年妇女从上车到下车就讲话讲个不停,讲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声音比公交车上的提示音还重,并带有手舞足蹈的趋势,整个车厢只听见她们两个在讲话,听讲话的语气估计不是杭州人,讲的都是听不懂的外地话。盛女士用眼睛斜视了旁边的两位妇女,试图想跟她们沟通,但她们两个视乎已经忘记了车厢中还有其他人,根本无视盛女士的存在。在红绿灯的时候驾驶员也想提醒一下她们,驾驶员回头看了那两位妇女,但还是没有反应。坐在她们前面的乘客都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斜视她们的时候,她们还是没有动静,讲话讲的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直到她们下车后,车厢中才恢复平静。
那么我们又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这种在公交车上大声呼喊的行为呢?
盛女士认为:“其实讲话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有个度,她们两个讲话的声音已经超过我所接受的范围了,并且打扰到别人的利益了。”
贺女士则认为:“我平时坐车的时候喜欢坐在后面,因为安静,舒适,当挤公交扯得时候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挤,如果再来这么吵闹的声音人就更加急躁不安。”
丰先生则认为:“平时上班乘公交车的时候很少遇见这样的情况,如果真的有的话也会忍受一下。”
那么这样的行为是否伤害到其他乘客的利益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但大家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大家都保持一种沉默的态度,包括驾驶员在内。就像公交车上不能饮食一样,当没有明文规定的时候,所有人都只会捂着鼻子,斜眼观看,保持沉默。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满的乘客齐心起来去提醒制造噪音的乘客,一贯的冷眼旁观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就想盛女士所说的一样,她们的这种行为已经损害到了其他人的利益。其实这种行为在乡村里比较常见,在城市里我们受到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大家的自我保护意思比较强烈。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就是不文明的行为了。那么我们是否也要在公交车上安装一项“在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呢?其实此类的事情非常地多,比如在公交车上外放歌曲等。其实在公交车上,也有电视广播等声音而公交车上的这类声音都是控制在一定限度,乘客做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设想一下,上班高峰的时候,心情如此急躁,再加上旁边的嘈杂声,可想而知人的心情肯定是很不舒服的。
所以浙江车网提醒广大市民,在乘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讲文明,因为公交车是一个公共场合,所以要自觉,自律,以免引起其他乘客的不满。
广电901 丰姣昀
|